【人間社 林淑玲 台中報導】2021-03-24

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,3月20日於佛光山惠中寺台中新書演講會,主講「我所嚮往的生活文明」,現場約1,200位民眾聆聽。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說,嚴長壽總裁關心台灣及世界的未來,一份發光體點亮每個人心燈,讓台灣未來更好。

又是什麼樣的力量再次出來演講呢?嚴長壽表示,這次的疫情看到社會現象的問題面及未來可能會面臨到的問題,希望共同朝向未來的生活文明而努力。

文明是隨著世代變化而不斷往前的進步,台灣該如何邁向文明?不再以原來的模式而是產業更提升、年輕人技術更增加、人民素質再提高、政府與民眾之間產生共識、兩岸之間的關係也以「文化」「文明」互相影響。

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,疫情的原因,旅遊業航空等產業幾乎停滯;年輕人將面臨失業,擔憂台灣大學教的技術是否可以培養出更多年輕人。「教育」正是改善生活文明的方法之一,無論學校教育、社會教育、宗教教育,最終回到教育,以教育養成獨立思考及負責任的能力。注重科技線上教育也注重線下教育,培養人與人的互動、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造力。未來的教育是唯一不是齊一,走出自己唯一的能力邁向國際化。

台灣人不再開發「腦礦」了嗎?人才為國家智慧資本。臨近的新加坡、韓國等國家早已積極在開發「腦礦」工作,他們利用他人的土地無限開發土地,利用資源不斷開發新資源。台灣正是需要具備未來觀、國際觀的人才主動分析、了解現況、正確評估、正確發展,有計畫的為國家永續做規畫。

對生活文明而言,政府不是利用人民,而是一個更佳方式對待人民;例如,瑞士的核廢料是一個大問題,但他們用公投的方式來表達核廢料存在的問題,他們用一個民主的素養來解決面臨到的問題。反觀台灣是否在貧富差距及不公平下,也可以用文明的方式更進步。

紐約有個專欄作家 David Brooks 寫的一本書《第二座山》,嚴長壽説,不是爬一座山就好,也可以同時爬第二座山;在爬兩座山時,不再為自己自私的利益,而是為全社會人類做更多的付出。讓台灣下一個未來走向文明,同時具備能力可以走向更好生活文明。

文章轉至:人間通訊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