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推廣「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」為主軸的三好兒童說故事比賽,3月31在佛光山惠中寺舉行,3百多位精心打扮、手持道具的兒童,透過生動的口語表達,演繹「勸人為善」、「淨化人心」的勵志故事,讓星雲大師的三好理念在學童及家長心中扎根。

已連續舉辦10幾年的惠中寺「三好兒童說故事比賽」,今年共有322名學童參加,比賽最終結果,國語組低年級組由鄭暐蓁同學奪下冠軍,閩南語組和英語組則分別由蘇彥愷同學和包鎧嫣同學獲得。

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致詞時表示,只要是身做好事、口說好話、心存善念的內容,都是說故事的最佳題材;並分享自己上台深吸氣、深吐氣,不緊張的秘密。南屯區長簡士喆提到,惠中寺提供平台讓孩子一展長才,並彰顯三好精神,說故事是三好的延伸,讓愛發揚到全世界。

國語組評審楊雅娟校長在頒獎典禮上提醒,評分的標準為故事內容、語音語調、儀態表情。故事要扣住三好主題,注意起承轉合,角色鋪陳依序出場,避免角色太多,造成喧賓奪主的現象。咬字清楚,語速不要過快,避免聲音連在一起,透過抑揚頓挫的語調,表達喜怒哀樂的故事張力。手勢太多,會忽略內容,宜以適度突顯角色為原則;參賽者能充滿自信地講完一個故事就是成功。

國語組第一名鄭暐蓁媽媽提到,為了比賽,準備了一個月,從語音開始調整,再教動作,每一句話都有需要強調的關鍵字,讓觀眾能立刻抓到重點,再逐一修正動作及說話速度。天分雖然重要,但是努力更重要,每天至少練習一次,幫助熟記故事、習慣語調,理解故事後,再以適當方式表達。

閩南語組評審大墩國小主任江孟聰分享獲勝秘訣,平常要多用閩南語交談;聲音塑造角色,說故事好比演戲,老人就學老人的聲音、羊咩咩得學羊咩咩的聲音;注意語速,有的孩子說得太快,加上聲調聲量都一樣,使聽眾充滿壓迫感。另一位評審,大墩國中主任劉芹樺提出四點建議:說故事與演講不同、故事從頭到尾都要與三好結合、最好的題材來自自身的經驗、避免華語思考,還要注意閩南語的「入聲字、合口音、八音調」。

英語組評審沙鹿國中校長洪幼齡提醒,低年級組對於舞台區位概念不清楚,上台切記要找中心點。注意故事要表達的重點,希望聽眾從故事中獲得什麼改變;還有眼神的關注度,平日應多練習眼神與觀眾的接觸,最後是口語的變化,練習時要揣摩角色的語氣及口吻。

來源出自:人間通訊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