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間社 趙志霞 台中報導】2022-06-04

「別小看自己製造垃圾的能力,從觀念調整和行動開始,『你』就是改變地球污染的關鍵力量」。長期致力於環境友善、海洋守護等環保議題的「海湧工作室」執行長陳人平,6月3日在佛光山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,以「海湧間,走一條乾淨的路」為題,分享透過淨灘和減塑方式,環境保護可以從你我做起。

陳人平表示,這些年從近400場的淨灘經驗發現,陸地有垃圾,海底就有垃圾,多以寶特瓶、瓶蓋、吸管、塑膠袋等為大宗,當人們習慣以拋棄式的思維去製造垃圾,整個地球環境就是一場浩劫,新冠疫情反映出大自然的反撲,當旅遊景點人潮不再擁擠,垃圾減少,當地生態就會變得清新盎然。

陳人平以海龜鼻孔內插入吸管的影片及解剖影像,呈現台灣海域瀕臨絕種保育類的海龜無法再以藻類為食,肚內都是塑膠袋和保麗龍碎片,可見人為廢棄物造成的海洋汙染,已嚴重影響海底生物的生存危機。

「不要以為把垃圾分類後丟入垃圾筒,垃圾就會自然消失」,陳人平指出,合法的掩埋場,垃圾多以掩埋、焚燒和回收處理,大多設置海邊的垃圾場,許多廢棄物或重金屬流入海裡,成為海底生物的食物,不僅加速牠們的死亡,再形成食物鏈回到人類的餐桌上。他疾呼,如果你沒有從源頭解決垃圾的能力,相對你也沒有製造垃圾的權力。

陳人平表示,自從2002年政府實施第一次塑膠袋隨袋收費及2019年全台限塑令,包含一次性吸管在內,人人每天減少使用一個塑膠袋和一根吸管,海龜就能自然呼吸,淨灘隨時可以在身邊進行,而垃圾的製造來自生活中的浪費,杜絕浪費,減少垃圾,就從「減塑」開始。

如何「減塑」?陳人平強調「改變常態的習慣,從自己可以做得到的開始」,比如隨身攜帶環保餐具、環保杯、環保袋、重複使用塑膠袋等,外買時先向店家溝通食物可否裝進自備的鍋具裡,記住「每一次你花的錢,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」。

「自己的東西永遠最乾淨」,陳人平帶領的淨灘活動,有許多是全家大小一起參加,為了下一代讓地球可以乾淨永續,他說,我們可能無法改變全世界,但每個人若能從自身減塑不浪費做起,「你」就是為改變世界而付出努力的關鍵力量。

文章轉至:人間通訊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