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間社記者 戴辰 台中報導】 2020-06-22
生、老、病、死非我決定,將心放在別人煩惱上、過簡單純樸生活、與煩惱同步共存是脫離苦海最好方法。圓神出版社負人簡志忠6月20日於佛光山惠中寺2020「未來與希望」系列講座,以「苦海無邊」為題,藉親身經歷為大眾解密煩惱。
簡志忠說,少年時代最大煩惱是面對煩惱束手無策。童年父親生意失敗,母親賣獎券養家,生活十分困苦。年節時同學父母臨門討債尤其難堪與自尊受損,時常恐懼父親長年不在家,母親外出後不再回來,就個家就毀了。
他拭著眼角說,小學時為維護家的完整,不斷開支票跟母親說,長大後會買空氣流通的房子給她住、買敞篷車給她坐,藉此留住母親不讓她出走。猶記當年神明廳中對聯「苦海無邊、回頭是岸」,更讓他從小就煩惱苦海何處得岸。
高中時讀弘一大師傳及送別歌詞後,對瀟灑離開紅塵心生嚮往。大師修持以戒為師的律宗更是辛苦,這讓他將苦修苦行認定是生活最高藝術境界,面對鋪天蓋地煩惱時,心裡有了淡淡出家念頭。
成年後,發現少年時想出家是為了離家、離開紅塵、離開煩惱,如今體會出家也有出家的煩惱,甚至比在家還多。連釋迦牟尼佛都發下500大願,煩惱實在巨大,唯一不同的是,佛是煩惱為眾生而非個人。
之後,他儘可能不把自己煩惱當一回事,開始去煩惱別人的煩惱,並當成一回事,且試著去協助解決。同時開始參加NGO組織,當開始將別人的苦難當作是自己的煩惱時,他發現自已的煩惱,就不算是什麼煩惱了。
簡志忠說,佛說人間煩惱有八苦,生、老、病、死非我能決定。還有人際及物質慾望的苦,若人際之苦無法改變,只要將心放在別人煩惱上,自己的人際困擾就會少很多。
簡志忠分享一位科學家對慾望煩惱下的註解,「追求簡單純樸的生活,比追求成功的不確定,會帶來更大的幸福。」該句話不僅影響了他一生,更深刻體認,簡單純樸的生活,是斷除慾望煩惱最佳辦法。
疫情蔓延終會過去,我們會找到並開發出疫苗。幾千年來,沒人找出斷除煩惱疫苗,只好繼續在苦海中翻騰,繼續在煩惱世界中與之同步共存,這是解決煩惱最好的辦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