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間社 蘇茂霖 台中報導】2025-02-17

佛光山惠中寺2月16日在新址舉辦2025年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台中第一、二、三督導區佛光新人聯誼,由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與大眾接心,說明惠中寺各殿堂的功能及義涵;惠中寺副住持如瑄法師講解義工組織架構;大蕃薯工作室老師范國樑領眾進行「幸福快樂.向前有路」活動,近300位佛光人歡喜學習人間佛教自利利他的精神。

覺居法師以看見「心」惠中勉眾,希望大家把惠中寺當法身慧命之家,學佛要靠自己找到心安住的地方,對佛法要有信心,對自己也要有信心,道場是心靈加油站,常來修持才能養成心的力量,方可轉念去除煩惱;感謝所有信眾的護持,去年10月6日惠中寺才能落成,道場以淨化人心,祥和社會為慈航,數個月來已舉辦很多場弘揚佛法、公益關懷活動。

惠中寺周圍種植高大雄偉的琉球松,覺居法師勉眾要像大樹般努力深根,才能屹立不搖;一樓「人間廣場」安座彌勒尊佛,矗立8根柱子代表佛陀弘化人間的8個重要時期,地下一樓設「惠中蔬食」,二樓為美術館,三樓是大雄寶殿,國際會議廳在五樓,七樓有《心經》池,頂樓安裝觀世音菩薩頂戴佛陀的「頂冠佛」,中間鏤空代表空有不二,卻能含容世間萬相;法師說,面對世間的工作要盡分去完成,已努力盡分了若沒有好結果,能夠做到隨緣放下,就是實踐出世佛法。

如瑄法師在「義工組織介紹」中說,只要肯活到老學到老,願意以「行三好、四給」捍衛佛教、護持道場,不限年紀都可擔任義工;義工組別大致上分為:金剛、知賓、花藝、布置、香燈、文書、行堂、典座、圖書、房務、環保、惠中蔬食、童軍團、青年團、教育類等。
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中區協會副會長陳仲由擔任主席,勉眾秉持佛光山「集體創作」精神,積極參與心靈成長及公益活動,透過熏習來「共同成就」。隨後播放各分會會長偕同義工,承擔法會、公益及關懷社會的「惠中菩薩身影」影片,鼓勵新人投入義工行列。

范國樑與佛光山義工會義工,領眾進行兩項團康活動,其中用猜拳決定由誰別上髮夾的趣味遊戲,每進行一段落,就會一起喊出「有夾幸福,無夾快樂」口號,讓大家樂開懷。

佛光會台中第一督導區督導長曲鈞瑜主持義工分享時說,佛光人都有慈悲柔軟心及向上成長的信心力量,大家要把握做義工的因緣,讓心中常流著行善最樂的感動。義工李文娟、張嫚原、陳睿基、余雅雯、湯雅伊、黃嘉偉,依序分享服務大眾的心路歷程。

傳燈分會義工黃嘉偉感謝常住給予成長的因緣,因參加緬懷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圓寂法會,看到「101期短期出家」海報,報名後通過如瑄法師面試,並立即加入傳燈分會,開啟學佛因緣,經常參加活動及月例會,從中得知惠中寺舉辦「新聞寫作暨攝影研習營」,抱著學習心態參加,感謝惠中文宣組長蔡招娣給予正向的指導,鼓勵學習寫惠中寺落成典禮新聞報導;春節期間也幸運成為「2025年非你不可」南非公益旅行團隊一員,擔任文宣與攝影工作。期許自己秉持星雲大師的教誨「以歡喜發心服務社會人群,廣結善緣。」成就菩薩道。

文章轉至:人間通訊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