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間社 李雪麗 台中報導】2022-06-17

交通大學電信研究所畢業,29歲就離開職場專心投資,從單純分享理財投資的部落客,到拍攝生產力技能影片的知識型YouTuber、暢銷書籍作家、人氣演說家的艾爾文,6月15日在佛光山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中,以「人生三條路、三件事」為題,分享他工程師的頭腦,寫作人的心靈所感受到的生活故事。

人生是一個很值得探索的問題。曾經有人問哲學家奧古斯丁時間是什麼?結果奧古斯丁想一想之後突然說:「時間啊?如果你不問我,我還知道時間是什麼,你問我,我就不知道時間是什麼了。」艾爾文認為,人生也是如此。意外踏上寫作之路的他,認為人生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體會,每個世代的想法看法也不同。

什麼是「人生三件事」呢?艾爾文用同心圓的概念來表述三件事的關係,中心代表自己的事,第二層是別人的事,最外層則是無法控制的事。自己的事要用心、負責;別人的事要寬心;面對無法控制的事則要順心、順其自然。因為人生最大的痛苦之一,就是想要控制無法控制的事,然而人生所遇到的,大部分都是無法控制的事。他開玩笑說最痛的眼疾,就是看任何事都不順眼。

艾爾文受日本匠人「守破離」精神啟發,體悟到人生是自己的,也只有自己能負責自己生命的過程,決定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。對自己負責,才能用另一個角度看別人的事。要學會區分自己和別人的事,就如同《被討厭的勇氣》一書當中提到的「課題分離」。當你有能力可以幫別人,要幫到底,當成自己的事,沒有能力時,就不要插手,半途而廢,反而造成別人的困擾。人生匆忙忙汲汲營營,無法想像無法控制,管好自己的事,不管太多別人的事。

至於三條路,分別是好走的路、不好走的路與學習的路。前二者為已知,後者則是未知的旅程。艾爾文鼓勵大家,千萬不要小看自己現在正在用心走的任何路,雖然付出可能不會馬上換到結果,但所有的學習,一定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派上用場。當下看似一個點,回頭看卻是一條線;每一點的位置都是過去的總和,也是指引未來的方向。

面對人生道路要順應而為,用另一種方法解讀眼前的事,看這件事所帶來的正面影響。以前艾爾文覺得「知足常樂」一詞是消極的,但經過生活的歷練,他了解到知足並不代表不再積極向上,反而是向上很大的精神來源,知足與向上是可以並行的,要先快樂,生活才會變好。用心投入,人生就是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努力追尋的過程。凡事都有好的一面,但要先為自己主動翻面。

Q&A時間,聽眾提出的問題包羅萬象,有人詢問如何區分自己和別人的事,艾爾文表示,要回歸到自己身上,檢視自己在乎的是什麼?盡自己最大努力,把該做的事情做好,評價如何,那就是別人的事了。如何度過影音創作的低潮?艾爾文說他知道自己的頻道類型,可能不是那麼多人感興趣,而且他找到另一件讓他更開心的事—寫作,所以他更願意花時間在此。「當你過好自己的生活,時間就會幫你過濾掉不需要的人和事。」

有人要他推薦心理學書籍,除了《真實的快樂》,他還推薦《象與騎象人》與《脆弱的力量》兩本正向心理學相關書籍。也有聽眾對他為何能毅然決然離開原本安穩的工作,走上不同道路感到好奇,他表示要先對離職後的生活及發展有所規劃。如何平息容易發怒的心,他表示要思索背後的原因,自省內心,並加以練習。還有國中生請教如何提升英文能力,他給予的建議是與其他有趣的事情,例如英文歌曲、影片,或是國際賽事結合,增加學習動力。

文章轉至: 人間通訊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