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緬懷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,佛光山惠中寺於2月11日,大師圓寂紀念日(農曆正月十五日)前夕,在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的指導下,凝聚僧信二眾,集體創作手作烹煮大師家鄉味「揚州大糰子」,於2月12日舉行「光明燈上燈法會暨緬懷開山祖師星雲大師」發送大糰子與大眾結緣。
上燈法會結束後,惠中寺知客主任覺勤法師與眾分享,揚州大糰子象徵團圓的意義,代表著眾緣和合、平安喜樂。他提及信眾要延續大師以眾為我的精神,讓自己能夠發恆常心增長智慧,和善法相應。他說:「每一次回到道場都是一份清淨心,而每一次的清淨心都能減少煩惱。祝願大家今天點的光明燈,能照耀自己、他人、家庭及世界,日日平安歡喜。」
在享用大糰子前,惠中寺副住持如瑄法師開示,品嚐這一顆暖暖的揚州大糰子時,要想起大師為佛教不忘初心、以忍為力、心中時時有大眾的慈心悲願。他勉勵大眾將思念、感念化為實踐,發菩提心行菩薩道,一同弘揚人間佛教,讓佛光普照五大洲。並邀請闔府每年元宵節回到惠中寺團圓,點亮心燈,吃糰子憶師恩。
為深入了解揚州大糰子美食文化,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台中北區分會督導陳秀、李雪麗一起回到佛光山學習大糰子製作。學習後,兩位督導發心回到惠中寺為義工講解及示範製作秘訣。
李雪麗分享,從採買新鮮食材開始,在與其他義工共同進行洗菜、燙青菜、切碎、炒素燥等多個步驟後。他深刻體會到每一個細節都需要耐心與細心,製作大糰子要循序漸進、急不得、慢慢來的理念。雖然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小插曲,但大家互相扶持,最終成功完成了任務,這讓他倍感欣慰。
李雪麗特別提到,大師的一生及其教誨一直激勵著他,讓他在面對生活挑戰時能夠保持信念。他期許自己不忘初心,將這份力量延續到日常生活中,並希望能夠繼續在惠中寺這個大家庭中成長與學習。
惠中寺義工石素香自1992年東海道場成立,就加入義工行列,日夜為惠中寺大寮煮飯燒菜,石素香表示,在煮糰子的過程中會想起大師,大師早已在每位佛光人的心中,像佛陀一樣永存在心中,讓我們能夠繼續擁有發心的力量。北屯督導朱金平表示,吃了揚州大糰子,就如同大師把我們凝聚在一起,感謝大師,感謝佛光山。
文章轉至:人間通訊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