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間社 李雪麗 台中報導】2022-06-22

大歷史(Big History)是最新的一門跨領域學科,目標是找出人類在宇宙演化進程的歷史座標,世界觀學院創辦⼈、首位登上國際大歷史年會的台灣講者及英國心智圖發明機構Thinkbuzan認證的全球講師李佳達,6月21在佛光山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系列講座中,以「變局下的大歷史思維」為題,引領聽眾重新找回對世界的好奇心,用更全面的視角,更豐富的想像力來理解這個世界。

這個時代所面對最大的挑戰是什麼?李佳達表示,未來的學習重點,在於學習應對未知的智慧,該如何為自己準備呢?關鍵在於,能否用深刻見解去理解世界的運轉機制、應對問題的行動方針、遇到衝突時價值觀的取捨及同理心、能否創造機會,對外連結到更多的場合與形式。除此之外,大歷史還提供一個核心的素養,就是世界觀。

李佳達以照鏡子的變色龍變色與否來解釋「世界觀」是動態理解,並且反饋自己和世界關係的過程,從自己出現在世界中的樣貌,去思考我是誰?該往哪裡?並以哥倫布和鄭和的航海圖來說明「觀」是找到對照物,映照出自己的定位。「觀」是大歷史思維的中心思想,找出自己的定位,則是大歷史所要探索的。

總括一句,大歷史是講述一個138億年來,我們可以怎麼觀世界的故事。沒有單一的角度,每個人都是情境編織者,可以建立自己的觀點。偉大的歷史著作不僅能夠理解歷史中的因果關係,而且能夠理解歷史學家和其他人感知歷史的方法。李佳達也舉出過去3本著作中的內容為例,凸顯一個概念:「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,歷史就是活著的心靈自我認識。」—哲學家羅賓·喬治·柯林武德Robin Collingwood。

李佳達表示,大歷史思維看待一件事,會從更廣一點、更深一點、更大一點及更近一點各層面提出「大哉問」(Big Question),比如最簡單的「我是誰?」能否用至少4個以上的不同思維模型來描述問題?又從歷史故事舉例,可以連續問5個「為什麼」?」「然後呢?」來看見事件背後真正的原因,看更大範圍的影響因子,及更大的系統結構,然後把所學知識帶進生活中實踐,

因此學大歷史要練習問「大哉問」,這也是大歷史的重要元素,透過大哉問找到更多理解事情的方法。李佳達告訴聽眾,每個人可以思考自己人生中最想探究的大哉問是什麼?這是面對變局中,需要反覆思索的問題。用所學知識,找到對照,尋出人生方向,即所謂學以致用,找到自己在世界中的定位。

李佳達再進一步指出,大歷史思維是打破科系,將世界看成一個整體,而不是用片面的知識去理解這個世界,所有事情是彼此相關的。哥倫布會發現新大陸是受《世界的形狀》一書所吸引,而興起探索世界的念頭,而後又影響麥哲倫成為第一位環繞世界的航海家。李佳達認為任何教育、任何學習,都在創造「大歷史的海賊王時刻」,給予孩子探索世界的熱情,讓下一代興起「世界好大,我好想去看看」的想法。也期許大眾找回對世界的好奇⼼,將宇宙視為⼀個整體,跨界跨領域去繼續探索世界深處的秘密。

在提問環節時,李佳達回答聽眾提問表示,在探索過程中遇到倦怠,可透過不斷試錯及修正,找到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。自身無法想到4個不同思維模型,則可以找不同領域的人士一同討論,以得到新的衝擊,獲取新的收穫,而學習大歷史可先從學習問題解決切入。

文章轉至:人間通訊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