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星雲大師

五十年前,剛創建佛光山時,我構思了佛光山未來的整體樣貌,請中油工程師謝潤德居士協助繪製了一張草圖,西邊有佛教叢林學院、大悲殿、大慈庵;中間山脈從不二門、朝山會舘、到大雄寶殿,為信徒的信仰中心;東山有大佛城、文殊殿、男眾部等建築群,與西山高處的峨嵋普賢殿遙相對應。

那個時候的佛光山這塊土還是滿山麻竹,到處溝渠縱橫,都有二、三百尺深。我曾經有心把這塊地送給有緣人,但沒有人願意接受,不得已只好自己來開山了,哪裡會想得到,五十年後,佛光山果真如草圖上的構思,都一一的建設完成了。如今,佛光山是僧團所在地,代表僧寶;2011年落成的佛陀紀念館代表佛寶,今年代表法寶的藏經樓也即將完成。佛光山開山五十年,人間佛國的淨土建設,算是圓滿了。

●眾志成城 發展佛教

還記得1975年佛光山大雄寶殿剛落成沒多久,政府派我代表佛教前往美國參加慶祝建國兩百週年活動,我帶了二百多個團員到美國參訪,忽然眼界變得寬廣,覺得自己應該要為佛教的發展轟轟烈烈做一番事業。從此,我就立定志願「佛光普照三千界,法水長流五大洲」,不管成功與否,不為個己求安樂,要把佛法弘揚滿人間。

感謝十方大眾的護持,佛光山從無到有,逐步實現了弘法五大洲的志願,目前在全世界有三百個左右的寺院道場,所謂:「眾志成城」,在大眾僧信合力之下,我們對於佛陀終於有了一些交代。

如今我九十歲了,眼睛看不到、耳朵聽不清、說話不標準、兩次中風、手腳也不方便,原本五音不全,現在更是一個「六根不具」的殘障老人,再也無法等待佛光山下一個五十年的榮景。我掛念徒眾是否能接好衣缽,團結一致,集體創作,光大佛教,續佛慧命,繼續把人間佛教發揚於全球。因此我在此對未來佛光山的發展表達一些心意,佛光山未來要靠有心的四眾弟子來發揚。希望大家都能謹記在心,繼續推動人間佛教。

●培養僧才 正法永住

我從小在寺院叢林裡成長,明白教育的重要,因此佛光山蓋的第一棟建築不是殿堂,而是佛教學院。唯有培養僧才,紹隆佛種,佛教才能弘揚,得以發展。佛光山今日有一千三百餘位出家眾在世界各地弘法,可以說都是畢業於叢林學院。

大家要知道,佛教學院是弘法僧才的搖籃,需要大家共同守護。現在更要重視人間佛教研究院,在此之下有僧伽教育、信眾教育、青年教育、兒童教育等各種教育,未來佛光山的負責人要知道,唯有重視教育,佛光山才有未來。我們要培養全方位的弘法人才,配合時代需求,重視國際弘法,接引當地人士學佛,讓佛法本土化,讓當地人去弘揚佛法。

我一生有很多缺點,尤其不擅長語言,自學幾次英語和日文都不成功,但我並沒有因此而被打倒,放棄國際弘法的想法,我積極培養國際弘法人才。當有了人才,也擴大了弘法的功能;視野提高之後,弘法的腳步也就快了。唯有菩提種子遍滿全世界,才能真正實踐「佛光普照,法水長流」。

●積極參與 關懷人間

我自許是一個地球人,奉行天下一家的理念。地球村裡,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再遙不可及,國際局勢、地球暖化、貧富差距、環境保育、人道關懷等議題,佛教徒應有所認識,積極參與,勇敢表達,關心世界有我一份。佛陀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,我們出家人能捨棄人間嗎?因此,佛教徒不該只想到自己清修,而不關懷現世人間。

大家要知道,世間萬物互為緣起、互相關連,今天我們佛教徒不關心社會,明天未來社會就不要我們佛教。而所謂的出世思想,不是躲在深山叢林,而是在五欲六塵的世間,過著「佛說的、人要的、淨化的、善美的」解脫、自在的人間生活,這才是出世和入世的融和,也是佛陀傳播人間佛教的心願。一味執著在山林水邊的自我修行,就算因此得到別人的尊敬,對自己、對社會、對國家,又有什麼貢獻呢?

●辦學育人 開創歷史

培養僧才之外,社會教育也是未來努力的重點。過去佛教大多避處山林,使得信仰人口減少,甚為可惜,為了接引社會各階層人士,我在許多地方舉辦都市佛學院,但只辦佛學院、都市佛學院是不夠的,六十年前我就想要為佛教辦一所大學,我認為在台灣,天主教有大學,基督教也有大學,為什麼與中華傳統文化相即相融,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佛教,不能創辦一所大學呢?

早年台灣戒嚴,政府不准私人設校。為此,我曾當面向蔣經國先生訴請,希望能准許佛教辦一所大學。儘管我已經請願了,但當時我在國內設立大學的條件還不成熟,因而我念頭一轉到了美國。1982年,佛光山在海外第一所別院西來寺開始建設,人間佛教國際化的同時,我就在洛杉磯申辦一所大學。

1988年,西來大學(University of The West)在美國加州成立,2002年成為美國大學西區聯盟(WASC)會員,是美國第一所由中國佛教徒創辦並且獲得該項認證榮譽的大學。這也是華人創辦的學校中,唯一讓美國政府及世界認定以中、英文共同為教學語言的一所大學。

後來,嘉義南華大學、宜蘭佛光大學、澳洲南天大學、菲律賓光明大學等相繼成立,五所大學共同組成「佛光山聯合系統大學」,五校合一也開創了歷史。

除了高等教育之外,在宜蘭創辦慈愛幼稚園、高雄市普門幼兒園、台南慧慈、慈航、小天星幼兒園;台北智光高職、高雄普門中學、南投均頭國中小學、台東均一國中小學,也陸續完成;建構了從幼兒園、小學、初中、高中到大學、研究所的完整教育體系。

●佛教興隆 首重教育

教育,是興隆佛教的根本。如果佛教沒有教育,沒有辦學,今天的佛教很難提升。唯有重視教育,佛教才有前途,才有希望,眾生才有可度的因緣。正如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表示:「佛教當前最重要的三件事情︰第一是教育,第二也是教育,第三還是教育。」我與他惺惺相惜,有志一同,因此我就響應他的號召,在目前大陸還沒有辦大學的情況下,我成立了數所書院,希望能對社會人心的淨化與安定有所幫助。

佛光山可以窮困、貧乏,但教育不能不辦。未來,佛光弟子不僅要全力護持五所大學和其他社會教育系統、文教機構,還要更全面的發展。所謂「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」,現在百年大業才剛剛開始發芽,要讓大學的基石更加穩固,讓百萬人興學的發心得以永續。

大學和其他教育系統本身也要爭氣,提升教學品質,落實品德教育,積極參與各項比賽,經常舉辦各種論壇活動等,走向國際。現在雖然面臨少子化以及人口老化問題,招生愈顯困難,學校的永續經營也受到考驗。然而世界總人口並沒有減少,反而不斷的增加,大學要廣開方便大門,向世界招生,才有活水源頭。

●公益基金 續佛慧命

1998年,我推動三好運動──「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」,近年來更大力推動「三好實踐校園」,已經有近五百所學校透過閱讀《人間福報》學習三好,還有五十部雲水書車,把書籍送到偏鄉學校,讓偏鄉孩童也能享受閱讀的快樂。佛光山也要重視,未來「三好實踐校園」不只要在台灣發展,也應該推廣到中國大陸,使大陸各省各地,讓偏遠地區的貧困兒童,都能受到雲水書車、三好校園的影響,讓三好的觀念從小扎根。

對於真善美媒體貢獻獎、對全球華文文學奬的獎勵,也要繼續維護,因為唯有正派的、教育的媒體才能救社會;唯有重視人文,才能提升中華文化,所以我在兩岸都成立了公益基金,未來佛光弟子要繼續發心護持。

我一生沒有上過正式學校,沒拿過一張畢業證書,但不代表我沒有讀書,我重視自覺、自學的教育,如果我不讀書、不識字,不能想像自己今天會是什麼情形,我體會到教育對貧困兒童的重要,因此我提倡「好苗子計畫」,希望照顧這些貧困的孩子,讓他們的才能得以發揮。此外,雲水書車的推動已看出了成果,今後佛光山的徒眾不可以吝惜金錢,我們自己空無、貧乏沒有關係,但要把信施的淨財,用在培養貧苦的青年,促進教育的發展,佛教的慧命才能延續。

●團結教界 共享共有

過去佛教給人的印象是山林的佛教、寺院的佛教、出家人的佛教、老人的佛教、經懺的佛教、消極的佛教、出世的佛教……今後我們要從山林走向都市,從寺廟推動到家庭,從僧侶擴大到信眾,以出世的思想,做入世的事業,這是人間佛教的精神,也是佛陀的本懷。未來佛教的前途在哪裡?在我們的發心裡。佛教的前途在哪裡?在我們的人才裡。佛教的前途在哪裡?在我們團結裡;大家要有佛教靠我的精神,不要想我靠佛教,不要做一個吃教的僧侶。

2015年8月由覺培法師發起的「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」,於三峽金光明寺成立,當天有佛光山、福智、靈鷲山、香光尼、靈巖山、佛陀教育基金會、中華居士會等團體,教界寺院住持及社會賢達、教授學者、文官武將等佛教徒,如吳伯雄、趙麗雲、王力行、辜懷箴等在家居士近五百人參與。

「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」要有新的精神、新的風格,能適合社會家庭,以生活化、人間化,甚至本土化,為佛教帶來希望。佛光山的弟子不必去主導「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」,但是要給予助緣。不論個人或團體,只要自私必定會走向毀滅,造福人間必定能永遠存在,我們幫助佛陀把人間佛教還給人間,因為人間佛教是普世的、是共有的,是真正平等的,是當初佛陀的本懷。

未來「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」要多和大陸佛教界交流,相互學習交流,將來能夠共同為中華傳統的佛教盡一份心力。佛教的社會主義注重共享共有的思想,也能帶給大陸的人民幸福與安樂,佛教未來就有前途了。

●信仰淨化 導歸正信

與大陸的往來方面,佛光山在大陸目前有宜興祖庭大覺寺、揚州鑑真圖書館等,其他文教機構在政府指導之下配合發展,也藉由素食博覽會、學術研討會、佛教論壇、清貧補助、文教推廣,如一筆字書法在中國國家博物院展出,《獻給旅行者365日——中華文化與佛教寶典》在人民出版社出版,都有助於當今社會世道人心的改善,可以說,我們文教的推動在各地的領導支持之下,都有長足發展。

2015年我護送一尊在海外流浪二十年的千年北齊佛首返回河北,現在佛首金身合璧,象徵著兩岸和平的希望。

我們本山認同中國的歷史,在任何的情況之下,我們都是中國人,當然,佛光弟子也有來自其他的國家,我們也尊重不同國家的人,大家可以互相移民,但是不要彼此敵對,要友善、友愛對方。什麼制度都能改變,歷史文化、民族血統不能改變。

佛教也是一樣的,未來不要因為空間距離而有所隔閡,全球佛光弟子人人都要關心佛光祖庭大覺寺的發展。現在人間佛教在國家宗教局和中國佛教協會倡導下努力發展,我們也要幫忙推動弘傳。信眾的信仰教育也是重要一環,要提倡淨化的信仰,引導信眾走向正信之道。

●宗教交流 共祈和平

1998年,由西藏貢噶多傑仁波切,經過十六位法王證明的世界第三顆佛牙舍利贈予佛光山,供奉在佛陀紀念館。之後佛館連續四年舉辦五次世界宗教聯誼會,因為神道教大多數的信徒,也承認他們的神明都是佛陀的弟子。我認為,宗教之間可以和而不流,體現佛陀的「慈悲與尊重」。

因此,仗著佛陀的加持,實踐三好、四給、五和、六度、七誡、八道等,促進宗教融合、社會和諧的功能,因緣成熟下,2014年籌組成立「中華傳統宗教總會」,得到諸多宮廟支持,共有四百多位宮廟代表參與。同時,我們也與天主教梵蒂崗、回教馬來西亞的領袖對話,最終是希望世界能夠和平、友好。

人間佛教的正信佛教徒不依鬼神,不為迷信左右,不去妄想快速成就,應該要明白因緣果報的真理,重視現實人生,落實人間佛教的生活。希望藉由「中華傳統宗教總會」的組織,讓人間佛教能夠普遍性的傳播,大家不要排斥神道教的信徒,應該要互相往來,讓每一個人的信仰昇華到「正信」,那就是對真理的崇敬了。

長遠來看,唯有將信仰落實在生活之中,提升自己的心靈,實踐於做人處世,超越、安心、解脫,所謂「人成即佛成」才是究竟之道。

●世代交替 集體創作

1985年時,我五十八歲在佛光山退位之後,現在佛光山住持已經到了第九任,我們根據傳統佛教加以更新,佛光山要能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建立在「制度領導,集體創作」上。我在開山之初,即設立宗務委員會,由僧團大眾學士二級資格以上者選出九位宗務委員。宗長的選舉,必定要公開、民主,由宗務委員、長老、修士以上者,共同選舉宗長,各分別院的住持,由宗委會任命。

不在宗委會的那許多修士、長老都有投票權來選舉宗長,這樣才能客觀,才能從各種方面發掘人才。所以,宗委會的宗長是由宗務委員、長老、修士推選出來的,不是只由宗務委員投票而已,但是人選要由宗務委員裡面產生。宗長是四年一任,得連任一次,經全體宗委、長老同意,可再連任第三次。

選宗長是選他的道德人格,是選賢與能,選人品高尚、不私置產業、不私蓄金錢、內修外弘者,要選有見解思想,領導團隊要公正、公平、公開,對大眾要有包容心,要有供養心,對後輩要提攜,對自己要不斷的刻苦修為,能為常住大公無私的人,才是佛光山的領導者。

誰能當選?是龍天推出,得人心者才能當選。宗長的交替是法脈的傳承,要像流水一樣世代交替,才有一股清流。唯有讓人才不斷地發揮潛能,拔擢年輕後輩,才能與時俱進,讓教團生生不息。

●制度領導 佛光永續

佛光山僧團要鞏固宗務委員會的領導中心,以制度領導僧團,健全宗務委員會的各項職能。宗長和宗委們可以視社會各種的資源,要定期規劃擬定佛光山三年、五年、十年、二十年、五十年的計畫,讓四眾弟子皆能安心在道上修行,不在名利上計較,尤其大家要團結、和諧,有「佛教第一,自己第二;常住第一,自己第二;大眾第一,自己第二;事業第一,自己第二」的共識。若有徒眾對於三年、五年、十年、二十年、五十年計畫提出建議者,經宗務委員會通過,對佛光山發展有遠見及突破性的佛光弟子應給予獎勵、重視。

未來,本山大小事務,先由宗委會決定,如果遇到重大問題,則要全山大眾會議,再交由宗務堂和院會執行。每一任宗長可以對《佛光山清規》進行一次檢討,經三分之二宗務委員同意,可以修訂。它跟戒律一樣,可以修改。修改後由宗委會交給長老院簽署同意,再由宗務堂執行。

對於徒眾的外參,要開放、要重視、要訂立規章,大約幾年可以一次外參若干時日,讓他們能吸取其他善知識之長,補己之短。對於徒眾道業、事業、學業,傳燈會要積極協助關心。

●發揚宗風 正派行事

叢林有謂「鐵打常住流水僧」,來的給他來,去的給他走,不要太重視人事的定性。但是不經過本山同意,私自外參者,不可回來,除非全山大眾全體通過,才可給予方便。常住門規之一「不私建道場」,若徒眾有緣擔任友寺住持,認同本山宗風者,將來可以成為本山的友寺或派下。凡在外面行事怪異,並與本山門風牴觸者,不予以承認,也不來往。

社會很多民間團體發展太大,彼此之間或有相互疑忌、相互打擊、相互排擠的問題,本山以清貧、簡樸為宗風,行事要低調、謙和,才能光大佛法,讓佛教長存。今後不要發展過大,祖庭、寺院、分別院派下等最好在百間之內。教團不要超過佛陀時代教團千二百五十人,人數最好在五百到一千人之間,以提高徒眾教育素質為要。凡發心不夠,與眾不合,信心不足者,可以輔導他們回到社會,不要在僧團裡濫竽充數,有辱門規。

對於徒眾的升級,每年要有一次會議檢討,以示公平。徒眾的獎懲就是在這一年檢討中,予以規定升級不升級,凡常住四眾弟子都可以參加。

凡是今後在本山受法的法子,也應以本山的家風為重,不可以私自募化,不可以合夥經營商業,這是販賣如來家業,皆屬不當,會失去信徒的信心。若不能奉行者,本山可以宣布解除法系關係。如果正派奉行佛法,推動佛教事業有重大發展建設的人,可以向本山申請,本山量力補助。

●僧信二眾 共揚佛法

對於傳教的工作,各個鄉鎮縣市可以由佛光會信眾成立地區委員會,在一師一道的傳承下,讓這許多在家的檀講師、檀教師也來承擔,佛光山的教團偶爾可以去協助輔導、參與講座。其中優秀的在家信眾可以在本山或國內外道場擔任當家、知客、財務、總務等職,然而僧團人事必須採取僧事僧決,在家信眾不能參與干涉,彼此才能安住在佛道上。

人間佛教是服務的、奉獻的信仰,實踐弘法利生的菩薩道。佛光山、佛光會如鳥之雙翼、車之兩輪,在家眾與出家眾共同為常住發展效命,佛光山僧團弘揚佛法,國際佛光會護法為教。本山傳承太虛大師問政不干治,秉持非佛不做、四眾平等的原則,從事各項社會公益活動,為大眾服務,唯有如此,佛教才不會被社會邊緣化,才會給人接受,受人尊敬。

對於財務,也須嚴守清規,個人名義都不能登記分取常住的利益,即使用個人名義登記的常住利益也不能視為個人所有,佛光弟子要謹記於心,出家人憂道不憂貧,不要貪取十方信施,只要廣結善緣,為教為人,因果不會辜負我們。

本山的教育機構,如各個大學,如果我們沒有人才力量辦學,可以交給國家社會有力量的人繼續辦學,但不可以買賣。佛光山要養成一個習慣,不是只有信徒布施,僧伽只有接受,僧侶也是信徒之一,也應該要參與施捨。

凡是對佛教有功的長者、有緣人,將來可以在寺院所設立的居所頤養天年,但不可以居住在寺院,因為寺院是安僧辦道弘法的地方,不是養老院。

●人間佛教 傳燈萬方

未來佛光山要重視教育、文化、藝術、體育、音樂、學術、資訊的發展,擴大佛教人事的參與。注重本土化、國際化、公益化、藝文化等發展。佛光山未來努力方向為:

傳統與現代結合,僧眾與信眾共有;
行持與慧解並重,佛教與藝文合一。

回憶開山,篳路藍縷,歷經多少艱難困苦,佛光山的弟子,要記住前人的辛勤耕耘,在道業、學業、事業上,要精進,要自覺、要反省,不要放逸,不可以傲慢,僧信四眾弟子都要能秉持「光榮歸於佛陀,成就歸於大眾,利益歸於常住,功德歸於檀那」,盡形壽,獻身命,無私、無我,饒益一切有情,為人間佛教的傳播盡心盡力。人間佛教必能傳燈萬方,光照大千。

發表於2016年5月

 

文章轉至:人間福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