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光山惠中寺於 8 月 22 日至 31 日隆重舉辦「佛光山2025惠中寺孝道月孝親報恩梁皇寶懺法會」,每日吸引逾千位信眾現場參與,另有超過 1,500 人線上共修,場面莊嚴殊勝。

8 月 31 日,惠中寺舉行孝道月最後一場焰口法會,禮請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蒞臨主法,他在開示時首先感謝大眾發心護持與參與,並祝福大家「增福增慧、消災平安、一切吉祥」。他指出,孝道月每年舉辦一次,隨著歲月流轉,更要珍惜每一次親近佛法,並為自己創造因緣。

心保和尚提到:「世間處處都是因緣,關鍵在於遇到因緣時,我們是否做對的事情或可能做錯,或做得不夠圓滿,事後便需要反思並精進,這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。」

他以焰口鬼王與阿難尊者的典故為例,指出法會不僅是在焰口施食,更深層的意義在於「慈悲」與「發菩提心」。心保和尚強調:「大師常說,一個人可以什麼都沒有,但不能沒有慈悲心。」有了慈悲心,才能成就思維、佈施,乃至實踐六度,乃至種種一切。

他勉勵大眾以四弘誓願為修行方向: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邊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。」

在談到孝親報恩時,心保和尚強調在經典中提到「報恩最快的方法就是自己成佛」。成佛後具足大智慧、大慈悲、大神通,便能救度更多眾生,包括今世父母與累世父母。他指出,學佛是給生命最好的投資,因為「福報會愈修愈大,智慧也會愈修愈高」。

他引用古偈:「三寶門中福好修,一文施捨萬文收;不信但看梁武帝,曾施一笠管山河。」勉勵大眾與說明佈施的重要性。

此外,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8月30日蒞臨主持三時繫念法會,他在開示時表示,農曆七月的梁皇法會、以及水陸法會、彌陀佛七、清明法會等活動,都包含為祖先與眾生超渡的儀式。有信徒曾詢問:「我們參加了這麼多法會,我們的祖先是否已經超渡了呢?」法師坦言,這樣的問題難以簡單的用「有」或「沒有」作答。

他以一則信徒的公案為例:有位信徒為過世的母親報名水陸法會,替母親立牌位。慧傳法師指出,當家屬誠心報名並供養,功德便已成就,隨著因緣成熟,能幫助親屬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

最後慧傳法師進一步強調,參與法會不僅是為親人超渡,更是發願將功德迴向累世冤親債主及十方法界一切眾生,以慈悲心幫助眾生脫離苦海,得以往生西方極樂,這才是法會的最深層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