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間社 楊麗文 台中報導】2024-06-12

佛光山惠中寺2024「未來與希望」系列講座,6月10日邀請台中榮總名醫權威神經外科主任、李綜合醫療體系總院長李旭東,主講「腦中風.古今的美麗與哀愁」,深入探討腦中風分類、症狀、就醫、積極治療及預防等議題。現場及網路直播吸引近1350名聽眾,總觸及人次超過6000人。

李旭東講古論今,從《雅爾達密約》說起,1945年2月美英蘇3國領袖所訂立的協定,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局勢產生深遠的影響。這3位領袖後來相繼因中風離世,還有許多古今名人也因腦中風離世。這提醒大家,沒有健康的身體,難以成就大事。

「腦中風占台灣十大死因前5名。」李旭東指出,115年台灣即將進入高齡社會,失能人口會越來越高,在台灣,平均每18分鐘即有一人罹患中風,中風對個人、家庭、社會皆有影響。

腦中風可分為「缺血性」中風和「出血性」中風。其中,缺血性中風是由於血液凝塊堵塞腦部血管所引起,占所有腦中風比例約70-80%,其主要原因包括心源栓塞和粥狀動脈硬化等;而出血性中風則是由於供應腦部的血管破裂所造成,占所有腦中風比例約20-30%,主要是由於血管組織變形或動脈瘤破裂等情況所引起。

談及腦中風的五大警示,包括突然頭暈走路不平衡、突然不明原因頭痛、突然半邊臉手腳麻木、突然意識錯亂表達困難,以及突然一眼或兩眼視力模糊。一旦出現上述症狀,李旭東強調,迅速就醫至關重要,絕不要錯失黃金治療時間。在台灣,就醫非常方便,並且擁有完善的雲端資訊和全天候的醫療服務,若不幸出現腦中風症狀,不要慌張、不要亂吃藥、立即就診、馬上撥打電話給就近的醫院,就可啟動區域聯防。

「預防腦中風的重點在於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。」李旭東表示,現代藥物進步顯著,不吃藥可能會導致更大副作用。高血壓雖然難以完全根治,但可以透過調整生活方式來控制。高血壓、高血糖和高血脂是導致腦中風的主要殺手,需要注意飲食習慣。調整生活方式包括戒菸戒酒、控制體重、保持運動,尤其要注意心房顫動,避免引發嚴重中風。

在結語中,李旭東呼籲大眾要注意自身是否屬於腦中風的高危險群,並及時調整生活習慣,尋求醫療幫助,以遠離腦中風的威脅。「如果每一天都進步1%,1年後你將會進步37.78倍,希望大家養成良好生活習慣,多運動。每天留15分鐘跟自己的身體說說話,希望社會能因為有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。」

文章轉至:人間通訊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