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間社 樓美華 台中報導】2025-10-15

由社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主辦的「泥巴到嘴巴的食物旅程–大豆食農教育活動」10月14日於佛光山惠中寺盛大舉行。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、農業部農糧署中區分署科長石榆鳳、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科長尤敦正等貴賓皆親臨現場,共同支持推廣國產大豆與大豆食農教育。

覺居法師期勉大眾要愛惜大地,珍惜自然所賜予的一切。惠中寺為了實踐「三好」理念,推動健康與環保並行的生活方式,特別成立了「三好無毒農場」。這個農場以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,推廣無毒農業,希望透過乾淨、安全的食物與自然的植物療法,讓眾人從飲食與身心兩方面共同邁向健康。覺居法師並勉勵大家,只要堅持做正確的事,秉持善念與行願,即使道路艱難,也終能開創前路,迎向光明與希望。

本次活動內容設計多元,從趣味九宮格遊戲中認識國產大豆產品,到親手烹調毛豆、以黑豆入菜的創意料理,再到大豆蠟燭的手作體驗,讓60位參與學員透過遊戲、料理、藝術三重互動,深入了解大豆的營養、文化與永續價值。

課程中講師許權維以「藥食同源」理念介紹黑豆、豆豉、豆腐等食材的養生功效,現場示範「涼拌豆腐」、「創意天貝」等健康料理,讓學員實際操作,體驗大豆融入日常飲食的多元可能,展現大豆在健康、創意與永續飲食上的無限潛力。

石榆鳳指出,過去台灣高度仰賴進口大豆,為提升自給率並確保民生安全,農糧署輔導籌組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,推廣國產大豆栽培與食農教育,此舉不僅降低糧食風險,也有助提升全民對糧食安全的認識與重視。

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總召集人蔡財興說,自111年成立以來,持續推廣大豆食農教育,每年舉辦逾30場活動,已培育超過1,000位「大豆食農種子講師」,分佈全國學校、社區與團體,觸及人次超過10,000人。本次與宗教團體共同推廣,更具指標性與社會意義。強調未來聯盟將持續深化國產大豆的栽培、應用與教育推廣,讓國產大豆的價值在校園、社區與家庭中紮根發芽。

「原來毛豆、黃豆、黑豆其實都屬於同一家族-大豆家族。」學員黃若涵分享,透過這次課程,深入了解大豆的多樣品種與豐富營養價值,讓她重新思考日常飲食的選擇。選擇天然、優質的食物,不僅能強化身體健康、提升免疫力,更能減少對藥物的依賴,從根本改善生活品質。

另一位學員洪玉珊則提到,我們應該多多支持台灣在地農業,選擇食用「當地、當季、友善耕作」的農產品。這樣不僅能減少食物運輸所造成的碳排放,對環境更加友善,也能協助農民推動永續經營,讓土地與人類一同健康共生。

本次活動由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、佛光山人間大學台中分校、台灣區昕田青果運銷合作社等單位協力舉辦,並獲得臺中市農事人才訓練發展協會、食品發展工業研究所、葳旭農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台中市全人家長會長協會、逢甲大學等多方支持。各界攜手推動國產大豆與食農教育向下扎根,讓「泥巴到嘴巴的食物旅程」更貼近民眾生活,也讓永續農業的理念深植人心。

文章轉至:人間通訊社